查看原文
其他

年轻人在乡村的美好活法 | 田园邦记

慈姑 燕然有信
2024-08-23


乡村,不只是中老年人衣锦还乡、落叶归根的地方,它还是年轻人创业、生活的地方,是滋养我们身体和灵魂的地方。广东客家青年胡伟和创建的田园邦耕读学苑重现乡村的生活和生命价值,这所开在乡野的自然学校拉近了城乡距离,联结了国际世界。

 

十月底有幸在田园邦住了四天,体验到既平和又充满活力的乡村生活。谢谢好友波斯猫牵线。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我从广东的惠州南站拼车到田园邦所在的周田村,大约半小时。路过村口的叶挺故居纪念馆、村中的古樟公园、二圣宫、碧滟楼,田园邦在村尾,四季分享农场往里走两分钟就到。没费多大工夫就找到地方,第一个见到的是田园邦的女主人亚亚,虽是第一次见面,却一点不感觉到陌生。一头短发的她笑容温暖,她带着我四处看看。


一个被花草树枝装点的院子是晾晒的地方,也是吃饭喝茶聊天的地方。一栋二层的房子楼上是亚亚一家的起居室,楼下是厨房、餐厅等,旁边新房子的一楼也被租下来做教室、办公区、工具房等。院子前有一片空地,四五株龙眼树高大苍翠,四五个造型不同的秋千悬挂在枝干上。田园邦的旗帜迎风招展。树下还有一间涂满斑斓色彩的木屋,一个覆盖绿叶的穹顶建筑,三个嵌着鹅卵石的水池。不远处就是几亩菜地、稻田,中有鸡棚。再远一点有小河、长满果树的小山包。这就是我看到的田园邦的样子,满目生机盎然,令人精神振奋。



接着在教室见到了正在备课的田园邦男主人胡伟和,即胡萝卜老师。我们打个招呼即离开,不打扰他工作。听亚亚说,她是2017年初来这里,后来生了宝宝,小名叫豆子。田园邦是2015年秋天办的,有三年了。每个周末几乎都有城市家庭过来参加亲子活动,体验乡村生活和自然教育,比如秋天采洛神花,熬洛神花酱,爬山摘柿子、乌榄等。


那几天,跟亚亚聊得多一点,在她带娃、下厨的间隙。言语间,觉得她有别于同龄人的沉静。得知亚亚是90后,甘肃人,在湖南读大学,专业是日语,她开始接触自然教育,后来在长沙工作一段时间,跟波斯猫一起做过森林幼儿园。我误以为清秀的她就是湖南人,哈哈。之后,她嫁给胡伟和,在乡村生活两年,挺快乐的。


亚亚和豆子

胡萝卜老师和豆子

晒娃

豆子的生日晚餐


有个晚上,我们在秋千上飘荡着聊天,她说起自己的经历和一些到过这里的朋友,很有意思。亚亚做的饭菜好吃,几乎每顿都煲汤,我第一次吃到木瓜花生汤。豆子生日那天,亚亚做了蛋糕和苹果派,我打下手,惊叹这里的烹饪烘焙工具好齐全。


胡伟和老师是广东惠州人,他的老家距离这个村子半小时车程,这位80后青年有着不一般的经历,在英国爱默生学院留学两年,深度研修活力农耕,曾是成都华德福学校的早期志愿者之一,精通农耕、园艺、陶艺、木工等。他带着国际视野和理念回到家乡创业,“耕自然,护生态;读人文,修内在”。同时向世界敞开,吸引全球志愿者来到田园邦。那几天,跟胡伟和老师没怎么聊,他事情比较多,我也没专门去找他聊,现在想来有点遗憾。


除了胡老师和亚亚,田园邦还有两位驻村老师,曾在南美旅行的广燕姑娘爱环保,不用塑料袋多年,还有一位会各种乐器的男生伟俊,可惜没能见到面,听他演奏。临走那天下午,和广燕一起给种花的木箱订防水布,边干活边聊她堂弟的童年趣事、跟爷爷的深厚感情、因一首歌去南美的经历……还跟她学着用粤语读古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样敞开心扉地交谈真是乐事。


在田园邦遇到两位外国义工,日本男生大亨和意大利女生伊莲娜,他们都是还没毕业的大学生,已经去过好些国家旅行。大亨不是第一次来中国,友善不多言的他对食物很感兴趣,饭前必拍照,还会记录一些菜的做法。见到大亨的第一面是在龙眼树下,他在煎饼,乍一看像中国人。不论是在厨房洗碗还是冲洗水池、地里割草,大亨都很认真。有一顿晚饭是他做的,鸡肉、鸡蛋、洋葱、胡萝卜一起煮,放了糖,对我来说是蛮特别的日本风味。


肤白貌美的伊莲娜在大学学的专业竟然是中文,跟中国人学英语重书写轻听说有点像,她的中文口语不太好,所以我们基本上用英语交流。有一个上午,我们在红薯地里拔草,看到一些美丽的瓢虫和蝴蝶,她教我用意大利语说瓢虫和蝴蝶,我教她用中文说。聊到她在学校怎么学中文,她喜欢的中国当代艺术家,还有她70多岁仍在种菜种花的祖母,我也分享独自在马来西亚旅行的经历等。回想那时蓝天白云清风,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人心是相通的。


阿玲和卓鑫是田园邦的长期志愿者,我们和国际义工一起住在2号营地的宿舍。跟阿玲在中山旗溪村见过面,她那时在旗溪生活农场工作,我在舒米学苑学习。这次再见面感觉很亲切,我们住在一个宿舍。我一般早上六点多醒来,阿玲已经起来运动了。阿玲很勤快,厨房、田地的事都做。后来聊起来才知道,我们挺有缘,她是广东普宁人,而我去过普宁的溪南村两次,于是我们一起回味潮汕美食。阿玲大学学的是俄罗斯语,去过莫斯科。她说坐办公室工作,她的身体就会疼痛。她更喜欢在乡村生活,在地里干活舒服。尽管起初家人不理解,现在也不反对了。祝福她身心得到疗愈,找到幸福。


卓鑫是成都来的19岁男生,微胖,可爱。他说自己11岁有了信仰,早上诵经。他喜欢园艺,现在田园邦学习农耕。


三个扛柿子的人:最前面的是卓鑫,其次是我,再后面是大亨。

阿玲和豆子

 豆子抓周现场,右上方是伊莲娜。有点遗憾没拍合影。


那几天过得简单心安。早起看日出,散步到古樟公园,看望大树。村里的狗不少,大多温顺安静。大多数时候在田园邦大本营,有时到田间地头走走,干点活;有时到厨房帮忙,择菜、洗菜、炒菜、打蛋等;或者给兔子(两白一黑)喂红薯叶、胡萝卜、白菜叶……据说每月会生一窝小兔子。时不时在秋千上晃荡。有两次在吊床上午休,在树荫下睡着了。也在树屋里静坐、看书。


而我知道真实的田园生活并非如此轻松逍遥。田园邦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周末节假日的亲子活动,我笑称他们每周上两天班休五天,胡老师说,活动要准备三天。是啊,背后有很多事,推广、运营、维护都不容易,三年前创业之初尤为艰难,亚亚提到过。现在田园邦步入正轨,胡老师已成为荣誉村民,大家的状态都很棒。

 

田园邦让我看到乡村美好生活的各种可能,对亲手创造自己的乡居生活、生计有了更多信心。短暂相逢,真诚相待,感谢田园邦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外友人,感谢胡老师和亚亚营造的暖心之地。在不远的将来,我会回到乡村,开启半农半研之路,尽力活出美好,滋养更多人。

 

附:周田村美景

千年古樟


百年客家围屋-碧滟楼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燕然有信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